一箱箱捐贈的圖書被打包送往郵局 攝/法制晚報記者 石愛華
▲本報此前版樣
《捐一本書 送他們彩色童年》追蹤
法制晚報訊(記者 石愛華 範博韜 朱天龍) 四大名著、經典散文集、多個版本的《格林童話》……昨天下午,熱心讀者們捐贈的2500餘冊圖書和體育用品已運往郵局,明天即可發往西藏昌都八宿縣。
今年9月,藏區支教志願者們向《法制晚報》反映,西藏偏僻小城八宿縣的中小學校課外讀物有限,導致孩子們閱讀少、詞彙量少。本報報道後,讀者們踴躍捐贈。
預計20天后,大伙兒的心意就能送至藏區學生們的手中。
回顧藏區孩子缺讀物400字作文難倒半個班
9月中旬,在西藏昌都地區支教的志願者發來倡議書,他們發現,那裡的中小學課外讀物和體育器材很匱乏。渴望學習知識的學生們從來沒有看過《十萬個為什麼》,也從來沒有看過童話書,他們只能翻看自然教材過癮。因閱讀量不夠,一篇400字的作文難倒了大半個班的學生。心酸的志願者們希望熱心市民能幫忙圓這些孩子的讀書夢。
捐贈繪本名著全都有光《格林童話》就有多版本
本報聯合高碑店地區半壁店村小豆芽志願者聯盟和通惠河畔志願者分隊一起在本市發起了徵集圖書的活動。從9月到11月,很多熱心的讀者打來電話咨詢捐書一事。報社平臺一角也逐漸堆滿了一箱箱捐贈的圖書和體育用品。
圖書中不僅有成套的中國和世界各國的文學名著,也有時下流行的“熊出沒”系列兒童彩繪本,其中藏區小朋友最為渴望的《十萬個為什麼》、《格林童話》就有至少四個版本。
家住方莊橋南政法小區的張先生和老伴把收藏的200多本世界十大名著、中國古代詩文精選本和經典的散文集全都捐了出來。
府學衚衕小學三年級3班的孩子們也將208本圖書親自送至報社。還有一些讀者匆匆捐來了圖書,甚至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
除了圖書,不少讀者還送來了各種體育用品及各種玩具,有的公益協會還為西藏的老師們送來了保護嗓子的含片。
啟程
明天發往西藏預計20天后可抵達
昨天下午,本報和半壁店小豆芽志願者聯盟的工作人員一起將2500餘冊圖書和七八捆衣服及玩具運往郵局。因為種類多、數量大,工作人員連運了兩次才運完。
今明兩天,這些書籍和衣物將會被統一打包、清點,預計最快明天即可裝上火車發往西藏,約20天后可抵達八宿縣。
今天上午,昌都地區接收者張磊得知捐贈物品將發出的消息十分高興,馬上把消息分享給各個志願者,大家都很興奮:“我們都能想象孩子們手捧童話書時放光的眼神,他們再也不用靠自然書來過癮”。
張磊說,所有被捐贈的圖書經檢查後將被送往八宿縣中小學孩子們的手裡,“等書和體育用品到了,一定會告訴這些熱心的北京朋友們”。
故事
心愛玩具送給西藏伙伴
捐贈物品中一對木馬搖椅很醒目。牛先生說,剛開始6歲的兒子牛海天還捨不得,因為這是他非常喜歡的玩具,已經陪伴了他三年。
不過聽到爸爸說“要學會分享,讓西藏的弟弟妹妹們也一起玩兒”時,懂事的牛海天很快同意了,陪爸爸一起將自己的圖書和木馬捐出來,後來他還很關心地問爸爸:“西藏的弟弟妹妹收到玩具了嗎?”
今天早上,記者把圖書和木馬將運往西藏的消息告訴了牛先生,“等兒子放學就告訴他這個好消息”,牛先生說。
“我們通信做朋友吧”
除了捐贈圖書,府學衚衕小學的老師和家長們還希望本報牽線,和西藏地區的老師和學生通過寫信的方式建立友誼,讓北京和西藏的孩子們相互溝通幫助,也能讓城市裡的孩子更珍惜現在,懂得分享。
府學衚衕小學的一些家長們表示,如果有可能的話,還想贊助藏區孩子到北京來看看,“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來看看外面的世界”。一位家長說。
今天上午,西藏的志願者表示,會和當地教育部門溝通,希望促成此事。文/記者 石愛華 範博韜 朱天龍 (原標題:兩千餘份愛心 明赴西藏)
- Mar 25 Wed 2015 22:30
兩千餘份愛心 明赴西藏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